外贸防骗指南丨警惕这些口罩出口骗局!

外贸防骗指南丨警惕这些口罩出口骗局!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口罩等防疫物资需求大幅度上升。国内的口罩行业经过前期扩产后,产能也出现了过剩迹象,很多企业都萌生出口口罩的念头。但实际过程中却是询价的多,真正下单的少。外贸人面对大量的询单,努力报价后却发现都是假单。

口罩出口骗局.png

一、为什么这些询价最终都无法成交呢?

1.本身单子的真实性

这一些类型的订单基本特点就是量大又要的很着急,还是华人询价并且不是专业从事进口的。这种询价一般都是无疾而终的多。

2.外贸闭环周期很长,造成订单取消

1)客户询问资质和价格;

2)客户确认采购意向;

3)客户下单;

4)外贸公司给出Invoice(形式发票);

5)客户支付定金或全款;

6)外贸公司向工厂下单并支付定金或全款;

7)工厂生产;

8)工厂发货;

9)外贸公司报关及安排航空货运;

3.中间人/居间机构

中间人热情有余专业不足,在客户和外贸之间,或外贸和厂商之间,传递消息不客观,夸大其词或因为对资质体系不了解人为导致很多误会。

4.骗局

1)拿厂商资质,出去行骗的。

2)伪造资质证明拿单的。

3)使用他人资质证明拿单的。

4)用招标手续,假托拿到海外政府大单,折腾到最后,要求厂商垫资的。

5)虚报产量,然后延迟交货的。

5.核实CE证书真伪方式

1)去发证机构官网上的数据库查询

2)确认正规CE资质认证机构

6.支付定金后卖家消失

双方就采购口罩的规格、价格及运输等方面进行了协商。卖方要求先支付50%的货款作为订金,便能立即发货。买方付定金后,卖方便杳无音信,再无法联系上。


二、警惕国际经贸欺诈,提高风险意识

1. 提高风险意识,做好资信调查

了解交易方资信状况是进行商业活动的前提,也是避免贸易欺诈的重要手段。从受理的案例来看,多数采购商都是通过互联网找到境外供货商的相关信息,在未对交易方的身份信息及资信状况做调查的前提下即向对方支付订金或货款,导致经济损失。对此,企业进行交易前,可通过特定途径初步了解交易对象的相关信息,如通过互联网查询是否有针对该企业的投诉案件或通过企业官方网站提供的电话核实有关业务,或向商业协会寻求帮助。

2. 谨慎订立合同,稳妥进行支付

贸易纠纷中,签署的书面合同是明确双方责任的主要依据。对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双方可以就价款、货物质量数量、支付方式、运输方式、违约责任、管辖法律及调解或仲裁条款等进行约定。为稳妥起见,建议企业或个人将订立合同始终作为商业活动的前置程序。此外,企业应尽量采用安全稳妥的结算方式,如分期支付定金、货款、尾款,可降低风险。

3. 重视证据留存,寻求法律救济

重要的与交易有关的证明信息应当以书面形式记录,如电子邮件、社交网络沟通记录和其他证明材料,并将这些文件妥善保存。确认对方身份时及付款之前可以与交易对象视频或者电话确认有关信息。如怀疑遭遇欺诈,应在第一时间与付款渠道上的银行沟通,争取冻结货款,同时报警。


近期,很多国家在中国市场采购医疗物资。我们在保证国内防疫需求的前提下,支持有资质、有信誉的企业对外出口,但却频繁传出对这些出口商品的质量质疑。外贸企业努力接单,出口防疫物资的同时,更加应该把控好质量。任何劣质的医疗物资产品,都不应出现在市场上,不管是出口还是内销。